平定在山西哪个地区,了解平定的历史文化背景

山西平定县原来是什么名称?又是什么所在?

平定县在山西省中部东侧,太行山中段西麓,阳泉市东南部。平定县隶属于山西省阳泉市,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侧,太行山中段西麓,阳泉市东南部。

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),改广阳县为平定县,县治迁回平定上城,隶平定军;盂县属并州;之后,平定县、盂县同属河东路。金升平定州、盂州,属河东路、河东北路。元属冀宁路。

平定县为山西东部门户,自古为晋冀间的交通要道,故向有“全晋咽喉”、“晋东雄镇”之誉。战国时期为赵国上艾邑。西汉置上艾秒县,属太原郡,县治在今县城南7.5公里的新城村。

古代的平定州是现在的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。金代时,平定升为州,属太原支郡,领平定、乐平二县。元代,平定州属冀宁路太原府。明代,冀宁路改为冀宁道,仍归太原府。

元代平定县属平定州,隶属于冀宁路太原府。民国初改为县。现为山西省阳泉市属县。

平定县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区东、南部,太行山西麓,东邻河北省井陉县,南接本省昔阳县,西连寿阳县,东北同盂县接壤,西北与阳泉市郊区毗邻.据古代文献记载,远在夏代,华夏分为九州,本县属冀州之域。

宋朝的平定是今哪里

山西省阳泉市在宋朝的时候属于大宋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,改广阳县为平定县,县治迁回平定上城,隶平定军;盂县属并州;之后,平定县、盂县同属河东路。

北宋平定南方 北宋开国之初,南方有南唐、后蜀、吴越、南汉以及湖南、荆南、漳泉等割据政权,北方有地跨长城南北、占有燕云地区的辽朝以及辽朝卵翼下的北汉。宋太祖为了统一天下制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。

宋朝时期,广源州(今越南高平省)土酋侬智高叛乱,被宋朝平定,安南向中国提出了广源(今越南高平省)的领土要求,宋朝皇帝以广源(今越南高平省)偏远难守,将广源州赐予安南。从此高平从中国划入越南。

南唐(937——975),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正统王朝,定都江宁(今江苏南京),后迁都南昌。传三世历一帝二主,享国三十九年,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。南唐继承了吴国的领地,并向南和西面有所扩展。

北宋包括国都东京(今河南开封)。并设陪都应天府南京(今河南商丘)、河南府西京(今河南洛阳)、大名府北京(今河北大名),与国都开封府东京合称四京。

古代的平定州是现在的那里

1、古代的平定州主要在现在的山西阳泉附近。金大定二年(1162)升平定军为平定州,领平定、乐平二县。元代,平定州属冀宁路太原府。明代,冀宁路改为冀宁道,仍归太原府。

2、太原位于山西省中部,现为山西省省会,辖6区4县(含1代管县级市)。

3、平阳在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市,平定县在现在的山西省阳泉市。

4、平定县隶属于山西省阳泉市,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侧,太行山中段西麓,阳泉市东南部。地理坐标为北纬37°39′30″—38°07′30″,东经113°25′55″—114°02′33″。

5、西汉置上艾秒县,属太原郡,县治在今县城南7.5公里的新城村。北魏时,因胡汉译言之误,上艾县讹名为石艾县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,改名广阳县,县治在今昔阳县境内的广阳村。

山西阳泉平定的由来是什么?

1、唐虞夏商时,今阳泉市境相传为古冀州之地。春秋时,今盂县地有仇犹国。周贞定王十二年(前457),晋卿智伯灭仇犹;十六年(前453),韩赵魏三家分晋,市境属赵。秦属太原郡。

2、原来叫上艾,后来又改称石艾,北宋时期因设有平定军则改称平定。

3、平定县隶属于山西省阳泉市,位于阳泉东、南部,太行山西麓,东邻河北井陉,南接山西昔阳,西连寿阳,东北同盂县接壤,西北与阳泉市郊区毗邻,地理坐标为东经113°26~114°03’与北纬37°37—38°04之间。

4、公元960年,赵匡胤发动“陈桥兵变”,在此设置平定军,发兵太原。1905年,正太铁路在阳泉设站。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,一批采掘、冶炼企业相继成立,使阳泉站为山西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。

5、公元623年,唐高祖李渊曾在此设州,管辖寿阳、盂县、石艾、乐平等县,是古阳泉历史上第一次升为州级建制。公元960年,赵匡胤发动“陈桥兵变”,在此设置平定军,发兵太原。秦属太原郡。

6、自古以来,人们在仲春“龙抬头”这天敬龙庆贺,以祈龙消灾赐福、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农历“二月二”,既是“龙抬头节”,又是土地神诞辰“社日节”。

发布于 2023-06-02 07:18:10
分享
248
上一篇:徐州最好的温泉度假村推荐(精选徐州温泉酒店评测) 下一篇:上海旅游住宿攻略哪些区域交通便利,住哪里最方便?
目录

    忘记密码?

    图形验证码